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委、办、局:
《同仁县2017年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方案》已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7年12月18日
同仁县2017年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方案
为推进全县贫困户和贫困村如期脱贫目标,今年我县计划整合涉农资金2.2亿元。截止年末整合涉农资金31005.5万元,现就年末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方案制定如下:
一、目标任务
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两年集中攻坚、三年巩固提升”的总体安排,以脱贫成效为导向,以扶贫规划为统领,抓紧抓实财政涉农资金供给权力下放和制度松绑的政策机遇,建立以重点扶贫项目为平台的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体制机制,加大统筹整合力度,加强资金捆绑使用,探索解决长期以来资金使用“碎片化”的问题,逐步形成“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口子放水”的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机制,切实增强我县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能力,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原则。充分发挥政府在统筹整合涉农资金中的主导作用,统筹整合资金方式分为跨部门同类资金统筹与部门内统筹投入两种,精准扶贫工作使用资金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
(二)坚持多渠道整合,统筹使用原则。在统筹整合涉农资金过程中,做到“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口子放水”,力争整合所有能整合的涉农资金,建立健全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机制,改变涉农资金“撒胡椒面”的现状,集“零钱”为“整钱”,优化财政涉农资金配置,全力推进精准扶贫。
(三)坚持因地制宜,重点突出原则。根据各贫困村自然条件、人文特点、资源优势等,确定建设重点。
(四)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原则。结合本级财政状况和贫困村所需建设项目的规模、内容等,每年确定建设资金额度,实行总量控制,量力而行。
(五)坚持分工负责,落实责任原则。在资金整合中,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集中投入、各司其责、形成合力”的原则,形成部门协调配合、良性互动的工作机制,集中支持29个贫困村的重点项目。
三、整合资金范围
整合资金的范围包括中央、省、州及县本级除保基本运转、民生保障、惠农补贴等资金以外的各类涉农专项资金(基本运转主要是指县、乡镇正常运转的本级预算支出和上级经费补助;民生保障主要指有明确政策规定、使用方向或具体补助对象的民生资金;应急救灾主要指用于应急救援和生产救济的资金;惠农补贴主要指直接补贴到农户的资金)。
(一)中央资金:包括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水土保持补助资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补助资金、林业补助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补助资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安排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补助资金、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资金、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对农民的直接补贴除外)、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山洪灾害防治经费、旅游发展基金要结合脱贫攻坚任务和贫困人口变化情况,完善资金安排使用机制,精准有效使用资金。
(二)省级资金:农牧业发展资金(对农牧民的直接补贴和草原管护员的岗位报酬除外)、草原植被恢复费、水利发展资金、水资源费、林业发展资金、扶贫开发资金、供销改革发展资金、农村综合改革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农牧民危旧房改造补助资金、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资金、供销社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美丽乡村建设资金、大中型水库库区基金、旅游发展资金等要结合脱贫攻坚任务和贫困人口变化情况,完善资金安排使用机制,精准有效使用资金。
(三)州级资金:省级安排下达州、州安排下达到县的涉农资金,州本级财政补助到县的涉农资金。
(四)县级资金:县级财政安排的各类涉农资金、发达省区援青涉农资金、通过政府性融资平台取得的涉农贷款。
一、切块资金下达情况
截止目前,上级财政部门分41批次下达涉农切块及专项资金27028.54万元,其中:中央资金5522万元、省级资金21506.54万元、州财政局分2次下达州级扶贫资金320万元、县级配套3657万元、以上共计31005.54万元。
1、青财农字〔2017〕188号下达第一批财政扶贫切块资金2906万元。
2、青财农〔2017〕669号下达财政扶贫切块资金651万元。
3、青财建字〔2017〕719号下达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程第一批中央基建投资支出预算792万元。
4、青财农字〔2017〕947号下达第二批财政扶贫资金503万元。
5、青财农〔2017〕695号下达国有贫困林场扶贫切块资金30万元。
6、青财农字〔2017〕1272号下达第二批国有贫困林场扶贫资金65万元。
7、青财农字〔2017〕282号下达第一批以工代赈切块资金232万元。
8、青财农字〔2017〕668号下达少数民族发展资金820万元。
9、青财农字〔2017〕1222号下达第二批少数民族发展资金298万元。
10、扶贫资金县级配套1044万元。
11、国开行精准扶贫贷款付息县级安排资金972万元。
12、青财农字〔2017〕613号下达切块水利发展资金3000 万元。
13、青财农字〔2017〕1467号下达第二批水利发展资金638万元。
14、青财农字〔2017〕1721号下达第二批水利发展资金(山洪灾害)22.42万元。
15、黄财建〔2017〕359号下达2017年第一批水利建设项目省级预算内投资743万元。
16、黄财建〔2017〕286号下达2017年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巩固提升中央基建投资216万元。
17、青财农字〔2017〕596号下达第一批切块农牧业发展 资金691万元。
18、青财农字〔2017〕959号下达2017年农牧业发展项目补助资金500万元。
19、青财农字〔2017〕1553号下达2017年第二批农牧业发展资金(农业生产发展项目)200万元。
20、青财农字〔2017〕1553号下达2017年第二批农牧业发展资金(动物防疫补助)100万元。
21、青财农字〔2017〕下达2017年2017年发展优势特色主导产业项目资金100万元。
22、青财农字〔2017〕615号下达供销社发展切块专项资金90万元。
23、黄财预〔2017〕234号下达州级支农扶贫专项资金200万元。
24、黄财社〔2017〕148号下达农牧民危旧房改造资金3126.2万元,县级配套320万元,合计3446.2万元。
25、青财社字〔2017〕号下达2017年农牧民危旧房改造补助资金(第三批)957万元。
26、青财教字〔2017〕452号下达学前教育专项资金845万元。
27、青财教字〔2017〕411号下达2017年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专项资金1541万元;县级配套223万元;合计1764万元。
28、青财教字〔2016〕1484号下达2017年第三批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发行计划及政府采购资金1166万元、县级配套资金206万元,共计1372万元。
29、青农发字〔2017〕308号下达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计划资金490万元。
30、青财农字〔2017〕335号下达2017年度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发展项目资金224万元。
31、青财农〔2017〕757号下达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585万元,县级配套400万元,共计985万元。
32、青财建字〔2017〕427号下达高原美丽乡村省级财政补助资金780万元,县级配套400万元,合计1180万元。
33、黄财建〔2017〕402号下达高原美丽乡村州级配套资金120万元。
34、青财农字〔2017〕899号下达2017年传统村落保护补助资金750万元。
35、青财农字〔2017〕981号下达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资金200万元。
36、青财农字〔2017〕717 号下达林业改革资金733万元。
37、青财建字〔2017〕1695号下达2017年农村环境整治项目资金1240万元。
38、青财农字〔2017〕993号下达林下经济补助25万元。
39、青财农字〔2017〕1532号下达第二批林业改革资金249万元。
40、黄财建〔2017〕184号下达农村公路养护补助资金280.38万元;县级配套92万元;合计372.38万元。
41、黄财建〔2017〕503号2017年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第二批)预算资金1035.54万元。
42、青财行字〔2017〕95号下达2016年旅游发展基金补助地方项目补充资金20万元。
43、青财行字〔2017〕234号下达旅游发展基金补助地方项目补充资金20 万元。
44、青财行字〔2017〕697号下达省级旅游发展专项引导资金44万元。
45、黄财行〔2017〕307号下达2017年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专项资金120万元。
二、统筹使用方案
为做好2017年度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工作,按照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结合我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方案,现就切块资金提出以下统筹使用方案:
1、整合350万元用于2017年“雨露计划”短期技能培训。
责任单位:县扶贫开发局
2、整合185万元用于2017年“雨露计划”贫困大学生及职业教育补助。
责任单位:县扶贫开发局
3、整合630.4万元用于2017年新增贫困人口985人的人均0.64万元的到户产业项目。
责任单位:县扶贫开发局
4、整合600万元用于同仁县多哇镇直跃村和扎毛乡扎毛村旅游扶贫开发项目。
责任单位:县扶贫开发局
5、整合300万元用于“530”金融扶贫贷款的担保资金。
责任单位:县扶贫开发局
6、整合300万元用于金融扶贫贷款贴息资金。
责任单位:县扶贫开发局
7、整合212万元用于保安镇赛加村黄果种植基地,占地400亩,购买黄果苗木1.4万株。
责任单位:县扶贫开发局
8、整合240万元用于2016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就地改造危房补助共80户,每户3万元。
责任单位:县扶贫开发局
9、整合411万元用于扎毛乡卡苏乎村137户同步搬迁非建档立卡户配套。
责任单位:县扶贫开发局
10、整合472.3万元用于补城南易地搬迁补助户均6.9万元为标准缺口资金,其中:娘加村120户,每户补1.4万元,计168万元;尕秀村28户,每户补2.2万元,计61.6万元;斗合言村66户,每户补2.2万元,计145.2万元;热沙村65户,每户补1.5万元,计97.5万元。
责任单位:县扶贫开发局
11、整合1044万元用于贫困村产业发展资金270万元,扶贫地方配套159万元,脱贫攻坚经费90万元,光网行动500万元,各村扶贫工作对经费10万元,城南易地搬迁后续管护经费15万元。
12、整合792万元用于全县187户易地搬迁项目。
责任单位:县扶贫开发局
13、整合72.88万元用于扶贫项目管理费30万元,新增贫困户户产业资金42.88万元。
责任单位:县扶贫开发局
14、整合65万元用于兰采林场办公楼维修及场部自来水饮水工程。
责任单位:县环境保护和林业局
15、整合232万元用于同仁县双朋西乡环主村小流域治理项目。
责任单位:县水利局、县水土保持工作站
16、整合1078万元用于保安镇麻巴群吾村文化园建设项目30 万元;卧科村北山治理210万元;卧科村特色村寨建设项目100万元; 曲库乎乡瓜什则村太阳能路灯80盏、40万元;年都乎乡尕沙日村村停车场修建项目30万元;尕沙日村民俗博物馆建设项目100万元;曲么村旅游景点建设项目10万元;隆务镇吾屯下庄村特色村寨建设项目100万元;扎毛乡扎毛村特色村寨建设项目100万元;双朋西乡娘家村牛羊养殖合作社扩建项目10万元;黄南贤父家园热贡文化旅游服务有限公司基础扩建项目5万元;黄南州明珠文化艺术传统有限公司堆绣培训50万元;黄南梦土文化旅游产业有限公司艺人培训5万元;同仁县金谷地天然矿泉水公司扩大产品生产规模30万元;年都乎乡尕萨日村便利桥45万元,保安镇卧科村民族风情园90万元,隆务镇吾屯上庄配备太阳能路灯40万元,保安镇麻巴村哈拉巴图文化广场33万元,隆务庄仁青农畜产品有限公司购买设备30万元,同仁县德合隆藏式传统饮食文化有限公司扩大经营规模和产能20万元。
责任单位:县民族宗教事务局
17、整合1972万元用于精准扶贫贷款付息
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财政局
18、整合2058.62万元用于同仁县川水地区贫困村及有建档立卡户的非贫困村的农田水利建设项目(改善灌溉面积1.1万亩、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1万亩)。
责任单位:县水利局
19、整合638万元用于黄乃亥乡凡曲沟小流域治理工程603万元, 2017年小型农田水利维修35万元。
责任单位:县水利局(项目办)
20、整合22.42万元用于全县14个村庄安装雨量监测预警系统。
责任单位:县水利局、县防汛抗旱办公室
21、整合743万元用于全县29个贫困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
责任单位:县水利局(项目办)
22、整合216万元用于全县29个贫困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
责任单位:县水利局(项目办)
23、整合322.5万元用于贫困村农牧业发展,其中生态畜牧业合作社推广养殖技术20万元;扶持农牧民专业合作社50万元;农田残膜回收3万公斤,每斤1.5元,计4.5万元;推广马铃薯全膜覆盖栽培技术5000亩,每亩补助120元,计60万元;推广玉米全膜覆盖栽培技术1300亩,每亩200元,计26万元;配方肥推广应用6万亩,每亩2元,计12万元;建立优质牧草基地1万亩,每亩补助50元,计50万元;扶持同仁县清真牛羊定点屠宰场100万元。
责任单位:县农牧科技局
24、整合500万元用于建设黄果梨育苗基地1处。
责任单位:县农牧科技局
25、整合200万元用于一村一品建设1个;露地蔬菜补贴650亩;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90万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5万元,农作物冰虫害监测与防治3万亩,土肥试验示范20个,农作物原良种繁殖2000亩;农作物种子收储补贴15万公斤;联点贫困村资金。
责任单位:县农牧科技局
26、整合100万元用于加强口蹄疫,小反刍等重大动物疾病防控,抓好包虫病与布病防治,创建畜间包虫病防治示范县,开展免疫抗体监测与延伸绩效管理,完成下达的动物疾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任务,开展动物防疫病强制扑杀工作,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严格公路动物防疫安全检查,简化屠宰行业监管,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监管,以及规模规模养殖场防疫监管,做好动物疾病溯源技术推广与电子出证等工作。发放127民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补助。
责任单位:县农牧科技局、县兽医站
27、整合100万元用于黄南大禾农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用于扩大5万只蛋鸡养殖生产线一条,建设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
责任单位:县农牧科技局、县兽医站
28、整合90万元用于新建瓜什则乡供销社,向阳宏盛牛羊育肥专业社扩建。
责任单位:县经济商务和信息化局
29、整合4509.5万元用于全县1856户危旧房改造。
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县新农办
30、整合845万元用于贫困村10所幼儿园建设,新建7所,扩建3所幼儿园(新建加吾乡满仓村幼儿园、加吾乡俄毛村幼儿园、加吾乡东维村幼儿园、加吾乡协知村幼儿园、双朋西乡宁他村幼儿园,扎毛乡立仓村幼儿园。扩建牙浪乡卡岗村幼儿园、曲库乎乡索乃亥村幼儿园、双朋西乡尕秀村幼儿园)。
责任单位:县教育局
31、整合1764万元用于瓜什则乡瓜什则寄校、扎毛乡中心寄校、兰采乡还曲乎寄校、牙浪乡多宁小学、保安镇麻巴东干木完小改造资金277万元;设备购置1487万元。
责任单位:县教育局
32、整合1372万元用于购置355台计算机新建计算机教室14个;多媒体班班通125台;教师教学用电脑726台;校园网络改造及教育网络资源19所学校。
责任单位:县教育局
33、整合490万元用于农业综合开发吾屯后山小流域治理项目。
责任单位:县财政局
34、整合224万元用于同仁县隆务镇向阳700头肉牦牛养殖场扩建项目,同仁县保安镇浪加5万羽蛋鸡养殖场扩建项目。
责任单位:县财政局
35、整合985万元用于3个贫困村(保安镇赛加村、全都村,曲库乎乡多哇村)和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的4个非贫困村(瓜什则乡西合来村,加吾乡东维村,隆务镇加毛村,黄乃亥乡羊直沟村)的文化广场建设,村内道路硬化及修复,安装太阳能路灯,环境整治等。
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各相关乡镇
36、整合1300万元用于曲库乎乡多哇村、年都乎乡曲么村、黄乃亥乡日秀玛村、双朋西乡环主村、加吾乡俄毛村、牙浪乡依里村共6个贫困村的新农村建设项目及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县新农办
37、整合750万元用于用于双朋西乡环主村,宁他村,双朋西村、扎毛乡和日村、黄乃亥乡日秀么村、曲库乎乡江龙村、木合沙村、索乃亥村、年都乎乡尕沙日村、加吾乡吉仓村传统村落基础设施建设及修复。
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县新农办
38、整合200万元用于曲库乎乡多哇村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
责任单位:县财政局、曲库乎乡人民政府
39、整合733万元用于村庄绿化10个(牙浪乡依里村、隆务镇措玉村、双朋西宁他村、兰采乡完尕唐村、加吾乡加吾岗村、年都乎乡夏卜浪村、扎毛乡果盖村、黄乃亥乡东且村、曲库乎乡古德多巴村、瓜什则乡阿旦村)。造林3500亩,森林抚育5000亩,林地鼠害等有害生物防治2万亩。
责任单位:县环境保护和林业局
40、整合1240万元用于全县8个乡镇27个行政村购买垃圾桶162个、钩臂式垃圾斗126辆、保洁工具141套、四轮自卸车27辆、钩臂式垃圾车14辆、公厕32座等。
责任单位:县环境保护和林业局、县环境监察大队
41、整合25万元用于保安城内村尕麻口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林家乐项目。
责任单位:县环境保护和林业局
42、整合249万元用于天保工程区国有林管护111.93万亩,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面积4.85万亩,重点区域有害生物防控1.5万亩。
责任单位:县环境保护和林业局
43、整合372.38万元用于修补路面1470m2,修复挡土墙3处,路基翻浆处理15处、铺装沥青混凝土路面3处,新建涵洞2道等。
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
44、整合1035.54万元用于曲库乎乡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项目。
责任单位:县国土资源局
45、整合20万元用于热贡文化产业园旅游厕所。
责任单位:县文体广电旅游局
46、整合44万元乡村旅游发展资金。
责任单位:县文体广电旅游局
47、整合100万元用于曲库乎乡多哇村乡村旅游项目缺口资金。
责任单位:县文体广电旅游局
48、整合800万元用于青海省农牧业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同仁县分公司信贷平台风险补偿基金。
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农牧科技局
三、资金拨付及管理
1、各责任单位要严格按照“谁主管、谁监管,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根据统筹使用方案及时编制项目实施方案,报政府审批后抓紧实施。
2、县财政部门根据各责任单位项目实施方案,一次性将项目资金拨付给项目责任单位,各责任单位要严格按照《同仁县统筹整合使用涉农资金管理办法》,做到专款专用,专账核算,并将整合项目方案及资金使用情况及时上报县政府及县财政局备案。
抄送:州委、州政府办公室;县委、人大、政协办公室。

同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12月18日印发